妒忌在西方是七宗罪之一。妒忌也能够一分为二:恰当的可操控的妒忌却能够变成行进的动力,成为方针,成为方向。而过度的妒忌则会让人不择方法,浑身充溢恶气,终究走向魔鬼的深渊。在《一千零一夜》中,就有一个妒忌引发的故事——《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10.7×13cm 2015
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诡计多端,是一肚子坏水的家伙。一心想杀戮自己的弟弟,攫取他的产业和美貌的妻子。因而几回被咒诅为狗,幸亏弟弟的解救才还回人身。但适得其反,弟弟越是尊重他俩,他俩就越妒忌他。最终发展到图财害命的境地,两个狠毒的哥哥总算遭到报应,被判极刑死在绞架上。——周东申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 部分一
该著作体裁取自《一千零一夜》之“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叙述了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为了攫取金钱和美人,规划暗杀阿卜杜拉的故事。据原文所知,故事产生在他们从石头城回巴士拉的途中,航船拔锚后,纳尔和曼苏尔在甲板上密议杀戮弟弟阿卜杜拉。周老一方面忠诚于原文的文本描绘,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戏曲性地将具有敌对和敌对的两组人物并置在一起,详尽地描写了人物形象和场景,以图代文,完成了对文学故事的图画叙事。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部分二
首要,周老截取了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坐在航船甲板上密议杀戮阿卜杜拉的情节,进行详尽描写和出现。为了强化这一“善”与“恶”的比照,周老将坐着的、漆黑的、恶魔般的纳尔和曼苏尔的形象,与站着的、巨大的、亮堂的、仁慈的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的形象进行并置。左面说话的人是纳尔,右边的人是曼苏尔,此二人的动作和表情活灵敏现。特别是纳尔的目光透着凶恶之气,斜视着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站立的方向,其右手食指亦指向他们。曼苏尔右手托腮在静静地听着、思考着纳尔的叙述的策略,双眼直视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站立的方向。恰似下一秒将有大事产生。而不幸的、单纯的、夸姣的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却仍然静静地站立着偎依在一起,神往着夸姣的未来,却并不知晓背面两个哥哥正在谋划着怎么杀戮自己。整个画面被截然地分成了左右两个阵营,左面代表的是“恶”,右边代表的是“善”,周老在善与恶的交织中,在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方法的结合下,完成了故事的奇妙构思。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 部分三
其次,著作选用三远式构图,远景为阿卜杜拉、公主塞欧黛以及纳尔和曼苏尔的形象,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坐落画面最前方,纳尔和曼苏尔在他们的右后方,两组人物之间用盛着酒具和生果的圆盘离隔,拉开了前后距离。中景为宽广的海面,远景和中景之间由锚绳和船体离隔。后景是渐行渐远的石头城以及乌云密布的天空。近处的四个人物形象是画面的中心,其动作和表情对故事情节进行完型。中部的海面和船板,交待了故事产生的地址。远处的石头城,加强了画面透视,亦是故事的前情提示。周东申先生经过中西方构图方式的灵敏学习和运用,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了该著作的超卓构图。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 部分四
第三,周老用画笔先在纸上画好草稿,然后将其转印到梨木芯木面木板上,在反向思维的转化中,以刀代笔,以线造型,仅用是非二色完成了木刻版画的创造。周老先将画面四周一圈用平口刀铲平,使其凹下去,成为一圈白色的布景,这是一种留白的效果,起到了延伸画面,打开无限想象力的效果。中景中的大海海面也是相似的处理方式,这一道白色起到了距离远景后景、完成画面透视的效果。其他的画面形象都是在凸面上进行雕琢的。周老用圆口刀刻出人物的轮廓线,精确反映其结构和形体,特别重视对人物面部表情和动作的描写,并且往往这些部位都以白色为主,是画面中最杰出的当地。比方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的面部根本归于以线勾勒而成,根本没有暗影,其颈部、显露的手臂和双手,也根本为大块面的白色,由圆口刀雕琢而成。在较为粗重的轮廓线之间,周老留意到了过渡性灰色彩的重要性,他用三菱刀刻出或长或短、或直或曲的排线,在忠诚于人体结构和衣纹走向的基础上,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性、平面性和美感。周老对物象用线造型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对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形象的描写以直长线为主,杰出了人物的正派、仁慈和夸姣;关于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的描写却以矮小的曲线为主,杰出了人物的凶恶、歪曲和奸滑;关于航船锚绳的描写,以物象自身的肌理线条为主进行较为忠诚的复原;乌云密布的天空又是一种意象化、较为归纳的处理方法,周老用三菱刀进行细排线的描写,其方向既交织又一致,给人一种乌云滚滚而来的压抑之感。画面左面的纳尔和曼苏尔的形象与右边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的形象在份额巨细、是非联系、前后透视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比照,加强了故事的戏曲性和敌对激发点,杰出了画面情节和叙事。
《阿卜杜拉和两个哥哥》 部分五
第四,画面上虽没有交待故事情节的文字,可是周老经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穿着等图画言语,向咱们叙述了一个人道与兽性、善与恶、美与丑多对敌对相互交揉的传奇故事。周老带着激烈的爱和赞扬来描写代表正义的阿卜杜拉和公主塞欧黛的形象,又带着深入的讨厌之情描写了凶恶的纳尔和曼苏尔的形象。观众从画面中很明确地读出了周老的泾渭分明之情绪、爱情和思维。周老自主自觉地描写了这个经典故事,其意图是为了以故事言道理,用美育人,教人向善,远离凶恶,做一个像阿卜杜拉似的正派、仁慈、夸姣的人。——云沙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