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红餐网,作者 | 何沛凌,修改 | 王秀清
又到一年“3·15”,餐饮工作的冒充、山寨现象已进成为一种工作恶疾,高仿“李鬼”层出不穷,而且方法有着“花样翻新”的趋势。面临猖狂的冒充山寨现象,餐饮人该怎样应对?
市道上有一种快招公司,经过冒充大牌餐饮品牌或其子品牌骗得加盟费,茶饮、咖啡赛道一般是这类圈套的重灾区。
近期,“假星巴克”第N次呈现在群众视界。
据新闻坊报导,商户杨先生上一年5月看到一则网络广告,宣称能够全程帮忙开设“星巴克”咖啡加盟店,所以他经过某中介公司加盟了星巴克,在大理双廊开了一家咖啡店,生意十分兴旺。
开店运营才2个月,杨先生就收到了“星巴克”公司的律师函。
本来,该中介公司配送的标示为星巴克品牌的咖啡豆、枫糖浆,印有星巴克LOGO的一次性塑料杯、餐巾纸,甚至还有周边的咖啡杯、钥匙环,满是仿冒的!